Appearance
小企业利润表格式及编制说明
编制小企业利润表的技巧
编制小企业利润表是企业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以下是编制小企业利润表的几个技巧:
- 合理确定收入和成本的分类:收入和成本是利润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分类能够更清晰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一般来说,收入可以按照产品或服务分类,成本可以按照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等进行分类。
- 清晰地计算各项费用:除了直接成本以外的费用,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也是利润表中必须要计算的部分。在计算各项费用时,需要尽可能详尽地记录,准确计算各项费用的金额。
- 注意非经常性损益的处理: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企业正常经营无关的收入或支出,如政府补贴、罚款等。在编制利润表时,需要将这些非经常性损益单独列出,以反映企业经营的正常状况。
-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利润表中的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的逐年减值,不同的折旧方法对利润表有着不同的影响。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 及时调整利润表: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市场环境都是不断变化的,利润表也需要随之进行调整。在编制利润表时,需要及时记录和分析各项数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综上所述,编制小企业利润表需要注意各项数据的准确性和分类,以及非经常性损益的处理、折旧的选择以及利润表的及时调整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和盈利能力。
小企业利润表格式及编制说明
- “营业收入”项目,反映小企业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所实现的收入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和“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合计填列。
- “营业成本”项目,反映小企业所销售商品的成本和所提供劳务的成本。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和“其他业务成本”科目的发生额合计填列。
- “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小企业开展日常生产活动应负担的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和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排污费等。本项目应根据“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发生额填列。
- 消费税
- 营业税
- 城市维护建设税
- 资源税
- 土地增值税
- 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
- 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排污费
- “销售费用”项目,反映小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本项目应根据“销售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填列。
- 商品维修费
-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 “管理费用”项目,反映小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发生的其他费用。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填列。
- 开办费
- 业务招待费
- 研究费用
- “财务费用”项目,反映小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发生的筹资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填列。
- 利息费用
- “投资收益”项目,反映小企业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债券投资取得的利息收入和处置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取得的处置价款扣除成本或账面余额、相关税费后的净额。本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填列;如为投资损失,以“-”号填列。
- “营业利润”项目,反映小企业当期开展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利润。本项目应根据营业收入扣除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加上投资收益后的金额填列。如为亏损,以“-”号填列。
- “营业外收入”项目,反映小企业实现的各项营业外收入金 额。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政府补助、捐赠收益、盘盈收益、汇兑收益、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益、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违约金收益等。本项目应根据“营业外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填列。
- 政府补助
- “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小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金额。包括: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坏账损失,无法收回的长期债券投资损失,无法收回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被没收财物的损失,捐赠支出,赞助支出等。本项目应根据“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填列。
- 坏账损失
- 无法收回的长期债券投资损失
- 无法收回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
- 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
- 税收滞纳金
- “利润总额”项目,反映小企业当期实现的利润总额。本项目应根据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填列。如为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 “所得税费用”项目,反映小企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确定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本项目应根据“所得税费用”77 / 8578 / 85科目的发生额填列。
- “净利润”项目,反映小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本项目应根据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费用后的金额填列。如为净亏损,以“-”号填列。4.本表中各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为: 行 21=行 1-行 2-行 3-行 11-行 14-行 18+行 20; 行 3≥行 4+行 5+行 6+行 7+行 8+行 9+行 10; 行 11≥行 12+行 13; 行 14≥行 15+行 16+行 17; 行 18≥行 19; 行 30=行 21+行 22-行 24; 行 22≥行 23; 行 24≥行 25+行 26+行 27+行 28+行 29; 行 32=行 30-行 31。